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7-0125(2017)24-0219-01
从2008年开始,教育部宣布在全国10个省市率先拓展京剧进课堂的试点活动,并在随后将活动的范围推广至全国。但,从事实上来讲,“戏曲进入中小学”校园活动的推广并非十分顺利,在其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也遇见不少困难,不少父母和教师出于对学生“课业”负责的立场,对这一活动并非十分支持,但也有人觉得中小学生作为祖国的将来一代,应该从小就接触戏曲等传统文化,承担发扬传统文化的责任。
1、“戏曲进入中小学”校园活动的可行性剖析
第一,“戏曲进入中小学”校园活动的传播对象是中小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特点主要表现为好奇心旺盛、喜欢游戏和模仿,而这一点正好与戏曲艺术的表现特质是相符的。从感官体验方面来讲,戏曲也是一种角色饰演的游戏,对于中小学生来讲,它无疑是一种新的游戏和角色模仿体验。正是基于戏曲的艺术表现的特征,使得它天然就与青少年的本性是相通的。
第二,戏曲艺术中蕴含了多姿多彩的文化内容,譬如京剧的服装、形体动作等都代表独特的文化审美。而戏曲的台词、音乐人物、故事情节这类内容相互融合形成完整的剧目表演,更是团队合作和协调的价值、这类价值理念正是现在中小学生成长阶段所需要的。因此,在中小学校园内引入戏曲艺术,对于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了十分要紧有哪些用途。通过学习戏曲,可以让学生们学习应该怎么样进行团队合作和交流,这也是培养彼此之间的默契的最好方法。
第三,国内的戏曲艺术的形式多姿多彩,不同区域都有自己独特的戏曲文化,如北方的京剧,广东等南方区域的越剧、昆曲,等等。戏曲艺术具备文化传承性和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征。每一种戏曲艺术形式的背后都代表了当地民族文化,也承载了该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涵养,这类内容构筑成丰富内涵的民族戏曲艺术范围。学习戏曲可以帮助学生知道区域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当学生们知道和学习了戏曲,这也有益于戏曲的文化?鞒小?
2、“戏曲进入中小学”校园活动的探索实践
(一)京剧进入北京等地中小学课堂的校园活动。笔者对各地进行京剧进入中小学校园的活进行实地探访,北京、南京等地都纷纷响应,现在南京有4所中小学已经成功拓展京剧进校园活动,北京还颁布了《快乐学京剧》的专业京剧教程,让京剧等传统文化融入孩子们的生活,《智斗》、《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等经典京剧剧目也已经进入了中小学课堂。政府的推波助澜使得京剧进入中小学的校园活动拓展状况进展得十分好。这对该区域孩子的健康成长起到了很积极的正面影响。
(二)江苏推进昆曲进入中小学的校园活动。江苏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积极推进该省各地戏曲进入中小学校园活动的拓展。昆山多地中小学积极推进昆曲进入中小学,今年4月,江苏演艺集团昆剧院进入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世茂小学,为该校的学生进行昆曲表演,孩子们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都是聚精会神,他们都被悠柔婉转的唱腔、细腻柔和的形体动作吸引。在演奏会后,不少学生都表示非常期望有机会可以接触更丰富的昆曲艺术,也有学生表示期望亲自学习昆曲。
(三)浙江持续推进婺剧进入中小学校园活动。浙江的多所中小学都纷纷拓展婺剧进校园活动,比如东市街小学非常早就开始在学校推进学生学习婺剧,加大学生婺剧剧团的建设,让更多小学生参与到婺剧表演学习中来,在此基础上,该校还积极推进学生婺剧表演艺术活动的拓展,为学生联系当地的婺剧剧团,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婺剧这一戏曲艺术。
而吴宁四校从十多年以前就开始让婺剧进入学校,进入学生们的课堂,学校为学生提供场合和教学资源,让他们有更多机会接触婺剧,并在此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们的艺术感染力,让他们形成婺剧情结。并且将婺剧表演作为一项课程内容纳入到课程体系中来,给予其足够的组织建设的保障。除此之外,学校还刻意加大婺剧与学生们生活的联系,比如学校会在午休时播放婺剧剧目,撰写带有婺剧风味的校歌,让学生们可以时刻感受婺剧文化。而该校的学生婺剧剧团也多次在要紧场所进行表演,该校为学生们打造了浓厚的婺剧文化环境。
通过上述对各地推进“戏曲进入中小学”校园活动的探索,可以看到现在各地都已经获得了了不起的成就,但,还需要继续加大戏曲进入中小学校园活动的深入探索和进步。